半岛体育app知识速食时代,竟然还有互联网公司在为“成体系的教育平台搭建”埋单,“沪江”这个企业很独特。
诞生于2001年,自2006年开始公司化运营沪江已成长为的互联网学习平台,辐射1.7亿用户,更是互联网教育行业为数不多的估值近百亿的创新型企业。
“教育是个慢行业,是良心的生意。”在互联网教育的赛道上,坚持用科技赋能教育,沪江创始人伏彩瑞是如何兼顾商业利益与人文理想的?他在接受上证报记者调研时坦露了自己的心路历程。
伏彩瑞生于1979年,人称阿诺。今年是他创业第12个年头,可谓12年一个轮回。从玩票式建站到商业化运营,沪江从未离开过上海,可以说这是上海土生土长的一家优秀创新型企业。“区域与企业本来就是互相成就的关系。”阿诺说:“区域平台成就种子企业,如果没有根没有纽带,随遇而安地漂浮,就谈不上根植。”
不仅扎根上海,沪江还扎根教育产业。2001年还是大三学生的伏彩瑞创办了沪江,经历了5年公益化运营之后,2006年他以8人创始团队、8万元资金起步开始公司化运营。如今,沪江已成为全球用户突破1.7亿的“互联网教育”企业。
“搬到张江之后,我的办公室还没变过,一直就在这房子里。”一张长沙发、一张堆满东西的茶台、一张铺满各色文件材料的大书桌,还有一些玩具纪念品置于书架顶端。阿诺环顾了一下自己有点寒酸的办公室,却笑得很灿烂,颇有“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之气度。
清高的办公室气质,也折射到沪江身上。这家公司独特神奇之处,就是对互联网教育的执着。在市场追捧网红经济、碎片消费经济如火如荼的大背景下,沪江并未被资本及外界舆论所左右,坚持以“成体系的教育”为先。“我们不是娱乐平台,来这里学习,都是有目的、有大纲的。”阿诺强调说。
自成立以来,沪江逐步形成以沪江网校为主体的B2C业务和以CCtalk为主的平台业务,包括学习资讯、学习工具、社群学习平台和优质课程平台四大业务体系,涵盖升学、留学、语言、中小幼、职场、兴趣等丰富的在线学习内容。
丰沛的教育资源、生动有趣的教育方式,以及各地好学者不断汇聚其间,沪江的用户数量日渐膨大。截至2017年12月,沪江用户高达1.7亿,其中移动端用户超过1.4亿。稳居互联网教育行业领先地位。如何使教育资源价值最大化?如何使尽可能多的人获得公平教育?互联网模式或是最优选择。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并且习惯通过互联网在线学习,无数老师和专业人士愿意通过互联网来传播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这个供需关系,在沪江搭建的平台上得到了有效配对。“先成就他人,只有不断成就他人,才能成就自己。”阿诺如此说。
深耕互联网教育领域,不等于一成不变。“我们每隔3年,就要浴火重生一次。”阿诺说,从2006年到2009年,沪江创业探索商业化;2009年至2012年,沪江网校成立发展;2012年至2015年,沪江从PC网校向移动端转型;2016年开始,沪江从B2C转型平台。对于今天的沪江定位,阿诺称之为“教育科技公司”而非“教育培训公司”,其方向是做平台,以科技赋能教育,构建互联网教育的生态。
“用一句话形容我们的模式,就是解决好教与学的问题,用技术、服务、基础设施等一切可用的能力连接两端,赋能他人。”阿诺说。据介绍,沪江正发力人工智能,以提升教学效率。以沪江旗下的成人在线口语品牌“Hitalk”为例,Hitalk主打白领人群,基于数据采集和自适应学习匹配,独创真人实景角色演练与场景式教学,还原近千种真实的口语应用场景。
阿诺认为,人工智能一定要有实际的场景,但是教育和其他标准化的场景不同,“我们跟英国、美国很多的研究人员交换过意见,大家一致认为教育方面人工智能的替代程度是在20%到30%之间。”他表示,沪江对于人工智能的关注重点是一定要能最终产品化,这才会有价值。
大学念英文专业的阿诺喜欢辩证思维。也正是这种理性主义,确保看似偏执的沪江,没有走向商业化极端,从而把握住事物本质。
“你觉得互联网的变化快吗?”“教育是商业吗?”每当你抛出一个问题,阿诺也会随即反问一句,以苏格拉底式的对话来阐述他对问题的理解。阿诺说,如果你觉得互联网变化快,那么5年前何尝不是如此,“静的时候感觉变化快,跑的时候感觉变化慢了。”
古语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很崇高的职业。而在商业化社会里,教育与商业如何在动态中取得平衡,互相促进,颇考验创业者智慧。“教育,可以用商业的行为解决其中很多问题,但又有很多东西不同。古今中外有名望的高等学府,又有几个是以商业为目的的?有几个是唯利是图的?”阿诺的反问引人深思。
在“互联网+”衍生的众多创新业态中,唯有与教育的结合需要格外的“敬畏心”。阿诺坦言:“我们能够17年坚持一致的原因,并不是因为17年前认为这是个最好的市场,而是要认清楚自己是做教育的。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能做到多大、多好,就做到多大、多好!”
正如阿诺所说,如果只关注跑得快,但灵魂赶不上脚步,那么商业模式即使取得暂时的成功,也必然无法长久。作为一个教育平台,他在采访中一直强调,沪江最看重的是如何传递正确的东西。“如果不是心心念念想着这件事,肯定做不到。因为商业社会的诱惑太多。”
也许是基于这种对教育本质的执念,才使得沪江从一个自发的BBS学习讨论社区,发展成如今的互联网教育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这一边是1.7亿用户,那一头连着逾4万名网师。开放的平台,汇聚了天下网师,知识品类无限扩展,每个人都可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课程和学习方案。
有了平台还不够,从平台到生态是沪江发展的必然。这一步,目前沪江已通过投资来构建。自2016年6月公开第一笔投资标的italki以来,沪江已陆续披露了近20个教育投资案例,包含大嘴外教、italki、abc360等在线口语企业,而沪江的“教育”理念一直延伸到自己的投资生态中。
在接受调研当天,一位著名教育培训机构的名师悄然入驻沪江旗下的CCTalk平台,这一自主创业行为,其实也是沪江生态的一个生动注解。在此之前,这一名师的去向备受关注。
阿诺告诉记者,“互联网+教育”的模式在B2C领域可能有不少竞争者,但在平台领域,受限于投入大、周期长等客观原因,很多人不愿意做。但长久耕耘下来,其平台型模式反而鲜有竞争者,并开始逐步得到业内的认可。
科技赋能教育,在沪江身上还有更深刻的体现如何用互联网实施教育扶贫。
说到教育扶贫,不得不提沪江的CCTalk,而谈到CCTalk的起源,就有一个小故事。2015年一个机会,沪江的同事带着开发版本的CCTalk软件进入一个只有10个学生1位老师的乡村小学,一位城市的特级教师通过CCTalk给当地学生授课,得到了乡村学生的热烈欢迎。而经过学习效果比对,乡村学生的表现丝毫不比城市学生差。
受此启发,沪江推出支持偏远地区小规模学校的教育公益项目“互+计划”,希望通过互联网学习方式改变传统教育。短短两年,“互+计划”就连接起全国30个省份的3000多所中小学,影响10万多名教师和100多万学生。通过互联网改变教育资源不均衡局面,推动教育公平化发展,阿诺也因此被誉为“中国互联网支教第一人”。
2016年11月,沪江“互+计划”成功入选国家网信办公布的网信企业网络扶贫“双百”项目名单,用互联网助力国家教育精准脱贫成为共识。2018年1月,沪江“互+计划”获评国家网信办“2017年度网络公益创新奖”,是中国互联网教育企业中唯一的入选者。接受记者调研的当天,沪江的“互+计划”团队正在国务院扶贫办宣讲经验。
走进沪江办公区域,最显眼的位置张贴着琳琅满目的画作支教区域的师生邮寄过来的感谢作品。阿诺告诉记者,最难能可贵的是,“互+计划”和友成基金会、北师大等共同发起的“青椒计划”,去年培训了34000名乡村教师,成为“根植性”的乡村教师。“创新经济的创业者的特点,是要利用有限的资源做超出想象的事情,只有互联网能够最大化优质教学资源的效用。”阿诺说。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不挣钱活不下去,实现不了理想。所以必须找到商业模式,支持理想不死。”也许未来,创新经济的可贵,更多不是因为创造了多少经济利益,而是因为具有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时刻孕育着足以改变世界的力量。
近年来,青州市多举措加快物联网、云计算等数字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促进结构重组、流程再造、文化重构,打通教育互联网化改革路径。投资1.8亿元建成全省首家互联网学校,投入使用高标准教育...
甘肃省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为契机,通过强组织、强硬件、强创新、强应用,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强组织,完善建设工作机制。甘肃省教育厅将教育信...
近年来,湖南作为教育信息化2.0试点省,大力实施“互联网+教育”行动计划,遵循“方法重于技术、组织制度创新重于技术创新”的理念和“应用为王、实效至上”的原则,推进思政教育数字化转型,创...
近年来,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聚焦政治引领、教育质量、优质均衡、师能提升、依法治教等五大重点任务,坚持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突出政治引领,确保党的领导全面加强。落...
按照疫情防控要求,3月2日以来,哈尔滨音乐学院本科生课程和研究生课程由线下教学转为线上教学,教师依托腾讯会议、钉钉、瞩目、智慧树等多元化网络平台开展线上教学,师生有序相聚“云课堂”,...
为贯彻落实疫情防控工作部署要求,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保障疫情防控期间教育教学活动有序开展,平顶山市教体局印发《平顶山市疫情防控期间中小学网上教学实施方案》,规定网上教学小学中高年级每...
湖南深入学习贯彻习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指示精神,抢抓教育信息化2.0试点省机遇,多措并举推进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发展,取得了较好成效。2021年12月29日,湖南省教...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教育装备采购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