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体育app祝融奖论坛实录 李其霖 余显开:让光与文化的底蕴产生共鸣

  新闻资讯     |      2023-08-06 13:54

  半岛体育app余显开、李其霖在祝融奖分站赛论坛上展开深度对话,探讨关于海峡两岸照明设计差异的思考。

  余显开:福州的朋友们,下午好!很高兴今天能够来到福州,福州是有福之州。今天很荣幸能够连线到在国内台湾地区非常出名的照明设计师李其霖老师。希望今天我和李老师能够给大家带来一场比较有趣的、有不同观点的,关于海峡两岸的对照明设计理解的一些对话,希望能够给大家一点点启发或反思。

  李老师,给你的第一个问题是:从1996年到今天已经26、27年,您从业照明行业二十几年来,您觉得这一路上给您最大的感悟是什么?

  李其霖:我觉得光本身跟照明的设备应该要从心理的层面去看,不是去装很多的照明设备让光成为主角,而是应该要把光看成一个建筑的一部分,怎么样去凸显建筑,去达到我们在设计上的一个心灵层次。这是我几十年下来对于光的一个感悟。

  余显开:非常好,心灵的感悟,李老师这几句话都非常有诗意,我相信这会给大家带来一个启发:我们怎么样从心理上去提高我们的成交率。

  李其霖:我们必须要把光这种无形的东西变成在我们心灵上也可以存在的、有形的,慢慢让业主感受到无形光的力量,呈现到我们未来整个设计的项目之上。

  余显开:非常关键,李老师给我们一个很重要的启发,我在国内也做过很多项目,也跟很多室内设计师、灯光设计师做过交流,但是像李老师提到过的观点“主厨对光的想法”,应该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听到,原本大家关心的是客人或老板对光的想法,从来没有关注过厨师对光的想法是怎么样子的。

  这个点非常好,只有厨师对光有要求了,他才能够让我们的食物配合灯光做得更加完美。在座的设计师可能心里会有一个疑问:怎么做?您能给大家分享一下吗?

  李其霖:也就是不管什么样的环境,光的尺度我们从一开始就要很确定,我们要营造什么样的空间才能够凝聚我们心灵,沉淀我们的情绪,打开我们的五感。所以在一开始,我们设计师就要非常确定光的尺度跟比例,我们到底要做什么样的空间环境光,这是非常重要的事。

  也就是说,我们后续怎么用去很纯粹的光。大家可以看到这张照片,天花板上没有任何一盏灯,我们怎么样去营造这么纯粹的一个光环境?这是一开始在尺度上设计师就已经决定的事情。

  我们做了很多的分析,也就是说用一盏灯可以有四种功能,天花板有不同尺度的光,不同比例的光,造成我们所谓的视觉的次序感。这个次序感背后延伸到餐盘上可以打开你所有的味觉、视觉、嗅觉,最后是我们周遭环境的听觉,这样的事情是我们一开始就把它定调的。

  李其霖:我们做的一个模型上面,对环境光呈现出来本色应该用怎么样的数值,要怎么把食物的影子减少等等问题都要考虑进去,因为我们会连光的影子都去控制。这个事情我们需要非常专注,计算所谓的光最终反而变成是一个次要的,但是也是必须的。

  余显开:是的,我在以往的场合演讲当中也提到“光”和“影”的关系比谈恋爱、比夫妻关系都紧密的,有光一定有影,有一些地方我们需要光多一点影少一点,有一些场合可能我们要影多一点光少一点。

  李其霖:接下来我想跟各位分享的是对古迹的保存以及一开始光的布局和决策。因为庙宇这个项目可能跟当地居民的家一样重要,当你要去动他家的时候,一开始要怎么去说服他们变成一个很大的难题。所以我们说这个地方是没有业主的案子,因为每一位成员都是我们的业主。

  余显开:其实今天李老师提了一个很好的话题,我们国家对历史文物的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怎么样做到在古建的照明之余对古建有一个保护?就像李老师提到的一样,这个项目是一个没有业主的项目,因为每一个在地居民都是业主。李老师,跟我们说一说你是如何跟当地的居民去沟通的,如何让他们能够在你的解说、你的设计之下,在这么重要的会议上变得嘴角上扬。

  李其霖:其实蛮辛苦的,因为这个案子在台南文化上非常深沉,要说服大家我们是怎么用光来体现的,让大家觉得其实庙宇就是我们的家,我们应该怎么去保护它。我们把原来的设计元素应用到新的照明的设备上面,重新设计之后,让他们不会觉得是在侵入我的文化。结果就是我们用最少照明的量去成就了一个大家都能有回到家的感觉,之前跟之后的比较,其实比原来用的电量减少了50%。

  李其霖:对,余老师讲到重点,而且刚刚大家看到很多人聚集在一起,其实很多流下眼泪,非常的感动。

  余显开:其实就是我们作为设计的一份子,做一个项目很容易,要做一个被人感动的项目,我觉得是需要花一点点心思,是需要去做包括在地化的沟通、在地化的文化挖掘等等。我个人认为这就是设计师对项目本身最成功的地方,不是说照片拍出来有多漂亮,拿了多少奖项,最开心的应该是在地居民对我们设计的一个认可。

  李其霖:我补充一下,这个项目就是将“少即是多”的概念用在古迹庙宇里面,我们是用最少的光,去呈现所谓的多,“多”是在人的内心里面多了文化的涵养、多了人跟庙宇之间的关系,也多了人跟人之间的关系,大家又因为光而聚集在一起了。每年庙宇有庆典,有一个很热闹的场景,会开流水席,我们每年会受邀,因为他们对我们实在太感谢了。

  余显开:这个非常关键,这也是我一直想说的,一个设计师能够让业主满意,而且能够在有活动的时候邀请你回去,是非常成功的一个设计典范。这些照片李老师很好地阐述了光与人、光与空间、光与自然的关系。

  下一个问题:现在对建筑泛光要求越来越高,您从这方面能给大家分享一下您的案子吗?

  李其霖:我们现在看到这个项目,其实它的光随着日照持续,内部光不断跟着日照的色温变化,也就是我们现在讲的人本照明科技,重点在于人身上怎么去感受,如果蓝光太多,晚上会睡不着觉。照明设计师的责任就是,我们怎么让人在室内也能够同步感觉到外面的色温在改变,所以这里我们是在室内色温跟着日照不断改变的设计。

  余显开:其实这个就是照明设计的起源、照明设计的核心。我自己今年从业第30年,我知道原来我们在欧洲、在美洲做一些项目的时候,照明设计师不单单只是负责人灯光的部分,还要负责去帮建筑师分析日照、方向、开窗面等等,在国内这个工作基本上很少了。

  李其霖:这个项目,艺术家给了我一个非常大的难题,它是整个镂空的环境,重点是我们人上去要跟它一起共融,但是光又不能对人有影响,于是我们经过精密的计算之后找到最好的角度-水平,用水平的光去制造效果,实际上现场的光会随着水波去动,所以这条“金鱼”在现场感觉像灵活起来一样,而且对人本身不会产生不良眩光的影响。

  余显开:这个也非常关键,我记得上两个礼拜我在其他活动做评委的时候,也是说到雕塑,我就会问设计师你的雕塑照出来很漂亮,但是人们只能在远方观看它,在照片上看,没有办法在近处跟它互动,就是因为眩光人没有办法靠近。

  除了这个之外,我也知道李老师您刚刚完成了一个比较知名的项目,我也听说这个项目您拿到一些国际上的奖项,您可以用一点点时间来给我们分析一下这个项目吗?

  李其霖:这个项目一开始我们就把它定调为翡翠,寻找翡翠的光谱变成照明设计师非常重要首要关键。大家可以看到我们最后把翡翠的光谱定调在630-960。

  余显开:大家都知道可见光是380-700之间,您为什么会超过780呢?超过780是不可见光,您是怎么样判断这个光谱的?

  李其霖:我们的应用,是判断它跟材料实际结合的结果。第二个是环境,我们在做整个建筑照明设计的时候,是把整个城市的人考虑在内的。

  余显开:大家可以看到这个完工之后也非常有特色,它在整个城市里面也是比较关键的一个建筑。其实除了建筑之外,李老师也做了很多室内的灯光设计,但是因为时间关系没有办法为大家一一解读。今天跟李老师聊到了很多,关于人文、科技、技术以及在设计过程当中验证等等,意犹未尽,我在这里也诚挚地发出邀请,希望李老师有机会能够来到祝融奖的现场跟大家一起分享。

  被行业誉为“西部照明设计拓荒者”,对室内外照明设计有着三十余年的深度实践和研究,从繁华的城市中心到风景秀丽的山野,从五星级酒店酒店到温泉度假村,从飞雪北国到南海之滨,都有其完成的作品。2022年出版《酒店照明设计》深受业内人士追捧。

  协办单位:广东省乡村振兴产业联合会规划设计分会、智慧Design、青藤设计坊

  支持单位:优一像智慧照明、特优仕照明、华鑫电子、箔晶智能照明、Ledmy乐的美、特好照明、景明光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