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球突破硬核 2023年全屋灯具品牌推荐客厅灯吸顶灯吊灯餐厅灯筒灯射灯灯带选购攻略

  新闻资讯     |      2023-09-25 16:48

  冰球突破这篇是上半年写的文章,仍然凑效,要看最新的合集戳这里,省心省钱的方法都有,人在知乎,不打诳语,这是本乎照明领域的硬核文章。

  在知乎这段时间,输出了百万字的内容,影响了上万知友的用灯、布灯、购灯方向,就算是一对一接触的案例也数以千计,如果单算给知友们省下的“无用开支”,累计金额起码数千万了,而良好的灯光体验是无价的。

  不要随便听信那些“快把吸顶灯丢垃圾桶,XX才是照明”这种毫无营养又能戳到你心坎的话。

  每种灯具都有存在的意义,灯光体验的好坏不是灯具本身的问题,而是怎么用的问题,好的光环境和哪种灯没有必然关系,我们要以理性的眼光去看待照明。

  灯饰灯饰,有灯就有饰,不仅要有照明功能,还要有装饰功能,以前的“饰”主要是灯装饰,大白话就是灯具的造型,而现在更多是讲求“光装饰”+“灯装饰”和空间的结合,大白话就是灯光在空间的形态、冷暖、亮度的强弱等等。

  别让胡编成“主流”,就拿近很火的一个词儿“见光不见灯”来说,本意是不见不舒服的光,不见丑陋的灯,多好的一句话啊,传来传去就面具全非了,对此,我宁可呵呵一笑,也难得搭理。

  不管是在居家还是商业场所,灯和饰都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相互依托,相互呼应,灯具作为灯光的载体,任何灯光的布置,都要靠灯具去落地,在灯具的选择上当然得下功夫。

  答:能在品牌中的搞定的灯就尽量别碰杂牌,即使选择杂牌的灯架也要配品牌的光源,不要轻信网红,十有八九都是割韭菜的,这是最省心的办法。

  另外,嵌入式灯具能买流通规格就尽量别买非标产品,谁也不知道它能“火”几年,一旦停产不是干瞪眼就要抠天花。

  答:瞎扯淡,不管是线上线下,品牌的灯具都是一个娘生的,不会区别对待,线上低起步价的灯具与实体有差别,有差别,有差别,请在同价位去对比,非要用田忌赛马的比法,毫无意义。

  答:重要,Ra>80、R9>0的国标,品牌灯具几乎都在合格线上,这个数值已经能满足居家需求,当然,显色指数高高益善。

  但,蓝光LED显指已经不是卖点了,Ra80和Ra90在光源与整灯的价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全光谱的灯目前还处于相对高价位。

  如果在没有精细对比下显指80和90甚至全光谱,肉眼难分辨(色彩从业者除外),如果真的在乎显色指数,别揪住Ra不放,要看CRI、看光谱、看Rg/Rf才靠谱。

  答:假的,灯具不是保健品也不是药品,优质的灯具能减小对视力的损伤,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多户外,合理用眼才是正道。

  答:所有精细照明的灯,台灯、工作灯、镜前灯等等,若有预算最好能上全光谱的。

  答:装修方案拍板之前,硬装灯具建议一个都不要买,618、双11这样的大促也不例外。

  家装方案的频繁改动是常事,灯具的布置与电线预埋、主体装修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直接关系到灯具的位置、选型,影响到最终的落地效果与居住体验,别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2:筒灯、射灯、灯带这类布置技术含量稍高的灯具,在购买之前务必要考虑到位置的确定,这直接关乎到落地效果与居住体验;要考虑到整体光照,不能独立成个体来思维。

  -3:磁吸灯这类需要提前预埋且延展性强的灯具,必须与吊顶同时进行,可提前预埋轨道,灯具模块先别买,后续根据需求慢慢添置模块,省心不少。

  答:以三室两厅为例,通常2-3K的是主流预算,再贵的吸顶灯要么是品牌溢价,要么是款型区别,要么是光源、材质、做工、功能上提升,能成套买就别单独买,能省不少。

  答:当然能,品质都在合格线上,至少光源、售后能保障,之所以价格能便宜,是因为电商的竞争是白热化的,每个品牌都会有几款只赚吆喝不赚钱的灯,不管是欧普、雷士、三雄还是飞利浦、松下等等都这样干,如果你刚好预算吃紧,这种灯可以闭眼买,但别要求太高,如有高要求请充值。

  答:差价主要在款型上,量能小、做工复杂、单模成本高这些都是贵的原因,从灯本身来看溢价高于价值,从审美来看,多花几块钱也是值得的。

  答:越是简单的、经典的款型就越耐看,越是花里胡哨的、越是网红,生命周期就越短,灯具造型年年换,你家不可能年年装,经典款型是购买的主要方向。

  答:常规来说,居家照明所需吸顶灯的峰值功率:客厅4-5W/平、卧室2-3w/平、餐厅厨房5-6W/平,如果是固定色温的吸顶灯,建议买4000K或以下的。

  现在的吸顶灯大多标配调光调色且带记忆功能,不需要担心过亮的问题,卧室建议买无级调光的而非三段变光的。

  导光板侧发光:造价高,出光均匀,配件和工艺要求比较高,能做到超薄2cm上下。

  线性硅胶灯罩:线面款吸顶灯最常用的方式,能营造线型感,稍微有点刺眼,常规灯体厚度能到6cm上下。

  -1: 如果在乎性价比(¥几百-2K)在欧普、雷士、佛照、三雄中选择,超过2.5K没意思了。

  -2:如果预算还不错(¥2K往上),可以选择松下、飞利浦,主要是稳定,舒适,基本没有你想要的高光源素质。

  -3:在乎精工与光源素质选柏曼(¥5K+),如果要选择超薄的导光板全光谱吸顶灯,魅族lipro是不错的选择。

  -4:米家智能,yeelight不管从光源素质、工艺、性价比都不错(2K上下)。

  {\color{red}{按照惯例,跑量款吸顶灯是大促的轮番秒杀对象。 }}

  “千年”不换款,百搭风格难过时,功能上相比去年有些改进,唯一的亮点就是性价比高,吊打杂牌的价格,享受着大品牌的品质、服务,如果你刚好预算吃紧,这种灯属闭眼乱买型。

  在跑量的款型上,雷士与欧普就像是肯德基旁边一定会有麦当劳一样,不管是价格区间也好,款型也罢基本雷同,单从灯上来说,没有本质区别。

  欧普凝月与雷士光鸿都用了双面出光的设计,视觉感会更强,对天花也友好,雷士光鸿灯做出了不少升级,接入了米家,亮度上也做了提升,整体竞争力更强了。

  凝月套餐卧室可选可选智能灯,雷士光鸿套餐卧室暂时没有智能灯;如果真要说哪款更值得买,就看谁的优惠更大了。

  同比去年实用性提升不少,也接入了米家,单价上保持着绝对的优势,全屋500多的价格杂牌看了都想锤人,按照三雄今年对电商的力度,我预测5.31/6.17两个大促时间点,大概率能到300多,你信吗?可以蹲蹲哦。

  松下的白玉和其他款型相比,在配置上就显得太过寒酸了,还是一把遥控走天下,但松下的品控非常出色,造型方正,几乎没有任何花哨的地方。

  套餐内的主卧吸顶灯从三段调光升级成了遥控调光,给个小赞吧,平时价格在1100左右,估计大促会到900出头吧。

  实说,我比较喜欢yeelight的灯,至少在控制方式、光源参数上是比较值得肯定的,近期推出的新款吸顶灯显色指数都是90往上走,虽说80显色指数在居家场景使用足够,但花同样的钱,能买到更高的体验,何乐不为呢?

  这是yeelight非常经典的款型,不仅外设计非常成功,边框造型、扩散灯罩也可选,pro版加入了日光算法,最低支持1lm的亮度,这对深夜很友好;提供基础版与pro两个版本,在配置与价格上的悬殊都挺大的。

  其实,类似这样的款型,很多品牌都在做,欧普品见、雷士柠梦、朗德万斯溪柚...

  可见这个款式是非常火爆的,千元上下的全屋套餐,我还蛮推荐朗德万斯溪柚,品控很不错,还有95的高显色性,工艺一般,千元价位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纤月是新款吸顶灯,一体成型的灯体,外观极简,视觉轻盈,智能控制是标准配置,联动场景可自由DIY,出厂预设了日常、观影、休闲等模式,一键无缝切换,显色指数也高到95。

  这两款灯具都有多色氛围彩光,将氛围照明融入吸顶灯上,即使在不吊顶的天花也能拥恰到好处的氛围照明,所以天花无暗藏光源又想有氛围照明的知友可以考虑。

  两款灯具都原生支持米家与homeKit,让智能控制有更多的便捷,(homekit对产品的对接要求是比较高的,国内吸顶灯原生支持homekit的并不多)

  光璨是930*630的尺寸,100W-7400lm的光通量,在高显色指数下这样的发光效率还算不错的。

  在款式上有所区别,这属个人主观审美,看偏好选择即可,单价差距不大,全屋2000+

  {\color{red}{价差主要在款型上,为颜值买单}},因款型趋于年轻化、个性化,量能没办法与那些百搭的经典款型相比,均摊到每款灯上的开发费用会高出不少;因装配较为复杂,装配费用也自然更高。

  出光都是采用侧面发光+下发光的方式,光线扩散会更加均匀,能很好的解决「灯上黑」的问题,而经过柔和处理的下照光源也能满足空间均匀照明需求。

  因侧发光都是用硅罩+灯带,硅胶就显得特别重要,劣质的灯罩在长期的热量炙烤下,容易变黄、变脆,整个灯就失去了意义,所以选择这种灯的时候,别图便宜,买的永远没有卖的精,朝着大品牌的方向去,基本不会踩坑,既然喜欢款型就应该尊重其价值。

  由于是多组光源,在选择是应要注意侧光与下发光能否单独控制,最好能分别进行色温、亮度的调节,这对实用性是极大的提升;至于要不要接入智能生态,就看个人的偏好了。

  雷士、欧普这类较为传统的老牌灯企,就别指望在配置上给出多亮眼的数据了,主攻款型。

  欧普的新款吸顶灯,内外是双色温的灯带,可以根据不同的偏好组合调节,线cm的厚度更好的融入天花,卧室套餐也支持米家,实用性比较强。

  欧普的经典款型之一,侧发光+大面积直下发光的组合,灯光的舒适性要好于全灯带的。线与面的组合视觉与使用兼顾。

  单测光+大面积直下发光的组合,边镂空的透光设计,更显轻盈有助释放视觉空间上的压力。

  这款灯配备了4挡调光功能,没有接入米家,方形与方框的结合,几何造型感强,可单独开启氛围光,我个人认为这款灯的款型设计不是太成功,两块发光面的“拼接”总看着有点“决裂”感,不放链接算了,喜欢的自己去找。

  魅族Lipro的灯具我几乎都有单独发测评文,包括吸顶灯、筒灯、射灯、地脚灯、多功能感应灯等等。

  光源过硬,全系都是紫光激发的“全光谱”,高光谱连续性,宏观体现在超高的显色指数,同等色亮度、色温下蓝光剂量比更低;灯具设计也很是用心,能实实在在站在用户角度上考虑问题;色温最高4000K,同样是有注重光源舒适性的品牌。

  这两款灯都是用侧发光+导光板的方式,这样做的优势在于光源更加柔和,能有更薄的灯体,所以这两款灯的发光面都能做到2cm以内。

  对灯具的技术含量、材料、工艺精密度要求都要高得多,所以造价也会高于普通直下照射的吸顶灯。

  算是超大号的导光板吸顶灯了,发光面能薄到1.6cm;7500lm的最大光通量能轻松搞定30平的空间。

  老人和儿童都需要均匀、柔和且明亮的光照,如果能用暗藏光源解决自然更好,如果没吊顶,吸顶灯就是最优解之一。

  高低床的注意了(加粗划重点),吸顶灯配高低床,上铺亮得疼,下铺灯下黑,如果下铺的人比上铺睡得晚,进门打开吸顶灯,锤人的心都有。

  所以,上下铺位都应该有独立、柔和、低亮的灯,这样才能不会相互干扰,天花上的吸顶灯只能当成备用灯,睡觉之前用,而且开关要分开设置,最好能离壁灯开关远一点,才能尽量避免误操作。

  可以装壁灯,但应选超薄的,最好是漫反光源的,外观圆润不硌人的才行,如果有阅读需求,可以参考柏曼的marie壁灯

  另外,上下床的高度约为170cm,上铺距离天花很近,所以吸顶灯尽量选择超薄的,如果有预算最好选择全光谱的,这样才更靠谱。

  全系都是全光谱,目前(22.5)最大号只有500圆,42W最大光通量2600lm,并提供300圆、400圆可选,单灯最多能搞定十几平的房间,当然也可以配合其他灯具的使用。

  纤薄到1.8cm,安装完成之后的高度也不过2.5cm,堪称薄薄薄;能更好的融入天花,同样是侧发光的导光板吸顶灯,显色指数能到97。

  柏曼rohm、lunar导光板吸顶灯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一贯标准,导光板的设计灯体纤薄,光源柔和不刺眼,接入柏曼app可siri唤起。

  讲真,要说灯具做工好,还得柏曼的灯具工艺好,基本可以不用建材的标准去看了,不管是台灯、落地灯、壁灯、吸顶灯、还是吊灯,对工艺的要求都很高,这是国内做流通品的大厂比不了的。

  款型的原创设计,款型经典也是亮点,你可以看看市面上的花灯,做大流通的基本都要去舔舔“网红款”,但定位高的品牌却不会。

  不是厂家没有开发能力,而是不愿意和“网红”扎堆,沉迷“网红”灯的是啥消费群体,相信大家心里都有数,何况,对品质有追求的人也不想买个满大街都撞脸的灯吧。

  再说,定位高的品牌对灯具本身的质量要求高,你可以看到,柏曼的灯具除部分灯泡之外,大部分灯的设计使用寿命都在5w小时,按日8小时的使用频率,再怎么也得造个十来年免维护。

  之所以款型要经典,至少在10年8年后,看上去还不会太落后,使用寿命和款型要在一条线上才行啊。

  其实道理很简单,就像汽车,越是豪华,更新换代就越慢,跑量的汽车一年一小改,2年一大改,同样的道理嘛,没到三五年,改得只有亲妈才认得了。

  灯终归的本质是照明,我们买的是灯,用的却是光,换言之,灯只是光的载体而已,光照的舒适度才是重中之重,抛开舒适谈款式都是耍流氓。

  柏曼灯具都是先满足舒适的光照,再去优化款型的设计,在这样的平衡之下,柏曼的灯光舒适度首屈一指。

  另外,居家照明灯具的色温基本在2700-4000K这个区间,这是居家最适宜的色温,也是柏曼作为欧洲品牌对光理念的传达,光源参数是基础中的基础,在柏曼的灯具上95显指,<5SDCM的色容差随处可见

  柏曼吸顶灯中的经典款型,这种半吸吊的灯具,不仅能拥有吊灯的款型,也能解决因层高不足的视觉压抑,Finn的整灯高度仅16.5cm。

  灯头的可旋转设计可变换反射光的强弱,对老人、小孩非常友好,通过反射光,光线更加柔和舒适,这也是高定位品牌对灯光的理解——舒适至上,这也是我认为Finn是经典中经典的原因之一。

  有智能版、非智能可选,华为HiLink生态,色温范围在2700-4000K,最大光通量能达7320lm,能轻松搞定30平+的大空。

  工艺上也不含糊,烤漆灯头+8K电镀灯体,非常值得买的一款灯,有预算的冲就行了。

  这两款灯都是采用了星空效果,不管是在客厅还是在卧室,作为氛围照明是不错的选择,这也说明了灯具的同质化的本质,就那么多玩法。

  在款型上略有差异,欧普星辰采用的是下发光,雷士星月梦是用的灯带侧发光+导光板。

  餐厅灯不仅要具备良好餐桌照明的功能,同时也是不错的中位照明灯,还要考虑到多功能餐桌的小娃写作业、我们办公、聚餐聊天等功能,居家照明不仅要B格,还要有烟火气。

  其实,很多餐桌并不只有就餐的功能,小孩在餐桌写作业、在餐桌上办公也是很常见的,我自己也经常在餐桌办公。

  这时,餐厅灯也担起了阅读灯、办公灯的功能需求,所以光照柔和、良好的光源素质就显得格外重要。

  你可以参照读写台灯的标准,我负责的告诉大家,好的餐厅吊灯的光照均匀度要远好于AA台灯,更大的发光面、更多的灯头也能更好的控制影子的产生。

  通常餐厅吊灯的高度距离地面150cm左右,刚好处于中位,天花有灯带,餐桌有下照光源,这能很好的将空间“分层”,这也是大家说的层次感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之一。

  如果有预算的可以参考柏曼的konig,非常不错的一款灯,建议配合天花灯带使用,效果更好。

  好的餐厅灯,不仅能有更好的视觉体验,高光源素质让佳肴看起来更可口,灯具本身也是一种软装,而做工精细的灯也是“艺术品”,兼得灯装饰和光装饰,何乐不为?

  如果你喜欢极简条行吊灯,还有Ra98、可调色温的2700-4000K的linien,

  很多餐厅也是连接客厅冰球突破、厨房的“过道”,所以餐厅也不应该只有一种光源,当我们没有就餐的时候,通常是不需要打开餐桌吊灯,那么应该还有灯具担起过道照明的功能。

  -1:可以用天花的灯带,这是简单又靠谱的方式,也可以用筒灯,但对吊顶有要求,至少要吊边顶。

  当然也可以用射灯去照墙面的挂件,但不宜过多,也不建议用射灯照地面,不然你总会感觉餐桌不够亮,即便已经很亮了,这就是明暗对比度的神奇之处。

  -2:可以用一盏餐厅灯解决,这盏餐厅至少具备两种光照,能兼顾到桌面与空间的照明,这样既能达到功能需求,也能满足大部分人的灯光审美需求,对天花上没有其他光源的用户比较友好。

  可以参考yeelight的皓石头餐厅灯,不管是显色指数还是出光方式都能满足你的需求,性价比不错(上方是彩光氛围灯)。

  -3:用较为发散型光源的餐厅吊灯,同样可以解决一灯多用的问题,但在整体的美观上会有所妥协,这种灯就太多了。

  文章开头都说过,显色指数不能只看Ra,Ra是R1-R8的平均值,主表征的是对浅彩还原,而R9以后的通常是表征对艳丽色彩的还原能力,所以你经常能到艳丽的色彩在高Ra的灯下同样显得黯淡,就是这个原因,食物也不例外。

  买拧灯头的灯体,淘宝一大堆,再配个全光谱的灯泡就行了,这是最省钱有舒心的方法,可以参考lipro的全光谱灯泡,妥妥全光谱,CRI均在90以上。

  先看测评在决定:如何看待魅族1月5日最新发布的Lipro灯系列,定价策略如何,是否值得购买?

  答:可以,但不建议,需如果一定要用射灯,务必要配合其他柔和灯光的使用(例如天花灯带),还对你的桌面材质是否反光有要求。

  第一眼看上去,射灯效果可能更好,从使用体验上来说,比主灯差太多了,如果你的餐桌还兼顾了办公、学习的功能,果断放弃,在射灯下用电脑、纸质刊物都是非常糟糕的,反正我是坚持不了10分钟,你随意。

  答:想得美,任何筒灯/射灯都有防眩死角,数量越多眩光几率越大,减小眩光的最佳途径是合理的灯具布置,合理的明暗对比,而不是灯具本身。

  答:专业级的射灯在光学配件上舍得花钱,能做到非常精准光型和控光,而这个功能在居家里基本用不到,好比你买了一辆能跑300迈的车,却被120的限速卡的死死的,值不值看个人。

  答:防眩筒/射灯100元价位满足居家需求毫无压力,这个价位基本是要啥有啥,泛光筒灯二三十就基本就够用了,如果你是土豪铆足了劲往贵的买也不会错。

  如果做无主灯建议预算到百元上下,有主灯的当辅照明的射灯可以低预算到50上下,无上限。

  答:最常见的有透镜光学和反光杯,居家通常更推荐透镜款的,光斑更圆润,明暗过渡更自然。

  1)纯照明的泛光筒灯,粗暴的理解为带块大大的亚克力的种筒灯,通常光束角在80°-120°。

  同为3.5W的飞利浦筒灯,闪耀的光源光通量更大,比闪灵高出近50%。由于发光效率的增加,显色指数略打折扣,特殊显指R9在刚及格的标准。

  三雄的星际3各方面都还可以,价格基本与雷士欧普齐平,但在光源参数上均高出一大截。

  2)解决光型问题的筒灯,通常是深杯筒灯,常带有>30°的遮光,角光束角一般在50-70°,具有一定的光型。

  优点:靠近墙壁安装能有效解决光型丑陋的问题,也能解决因开孔离墙太近用射灯曝光的问题,也有类似射灯的光型,实拍效果如下图:

  因光束角的限制,照射范围比较局限,以常规的商品房来说,60度左右的筒灯在地面的光斑直径约为3m左右,受光束角的影响,通常需要配合其他光源来使用。

  做工精细、光型好看的全光谱筒灯,魅族lipro筒灯,58°光束角,上面配的图片就是这款灯拍摄的,从光源上来说,百元价位少有竞品,非常推荐的一款灯。

  米家生态的智能筒灯,显色指数不算优秀,但有智能模块,有UGR<13的防眩能力,几十元价位的智能筒灯性价比很高了。

  智能射灯——yeeligt的M2,虽然说显色指数只有80,这个价位的智能射灯性价比很高了,

  如果对光源、做工要求高,百元价位这是非常理想的选择之一,最贴心的是每个灯都配了一个蜂窝防眩网。

  zigbee协议的智能射灯,通过家庭中心接入homekit,能做到1/1000的调光深度,自定义缓启动,调光非常顺滑。

  测评原文:智能照明新篇章,如丝般顺滑的调光体验——小燕科技筒灯、射灯测评

  答:如果是高压灯带,通常十几二十块的灯带也能满足家用了,低压灯带可以预算到30-60这个区间,只要不是精细照明,满足家用毫无压力,智能灯带通常30-100+不等,你是土豪可劲往贵里买也不会错。

  小提示:天花灯槽的能不加型材就可以不加,同样能装得很平整,可以省不少型材钱。

  这是最常见的灯带之一,价格便宜、规格多,什么单排、双排、三排,5050的、2835的灯珠型号多如牛毛。

  无非就是亮度和尺寸上的区别,你根本不用去管这些玩意,没必要买个灯带还要去研究封装工艺,难不成吃喝盒饭还要先学厨师?

  这玩意要电人,所以通常用在天花灯不易触及的地方,用在天花加上堵头可以放心使用(红色圈圈)

  很多高压灯带还是有频闪的,但现在无频闪驱动已经很普及了,可以自己DIY配,也可以买成品的无频闪灯带。

  裁剪单位比较长,通常是1m,对精度要求比较高的地方就用不了,但现在也有很多高压灯带支持20多cm一个裁剪单位的。

  所以,居家天花灯槽使用的话,还是建议买无频闪、裁剪长度短的,推荐雷士的无频闪2835高亮灯带,光通量1000lm/m,最短可支持25cm一个裁剪单位,也有一米裁剪的,这样的配置也就10块出头的价格,想想都开心。

  规格型号都不用说了,和高压灯带差不多,从用途上来说要广泛很多,暂且说是优点吧。

  1)现在大部分低压灯带是24V驱动的安全电压,含在嘴里都没问题(别真含啊),不管是天花还是墙面,还是柜体还是层板、地台等等都能用。

  2)低压灯带有滴胶的、有胶套的能防水,所以用在卫生间也是可以的,还有带背胶的裸条,这种多半是配合型材使用。

  3)功率范围大,常见的从4W-20W都能买到,因为低压灯带的光效差距特别大,低光效的可能60,高光效的可能120,所以单谈功率没太多参考意义,我们说的功率通常是按照常规光效80左右。

  1)贵,比高压灯带贵不少,不仅灯是条贵,而且配件也贵,主要是电源,随便一个100W的电源都大几十上百的冰球突破,通常来说,每一段都需要一个电源,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2)容易被坑,其实很多地方直接买胶套的就行了,商家一般会推给你裸条+型材,而型材比灯带往往还贵,客单价自然就上去了,懂我意思吗 ?

  通常来说,天花上的灯带亮度要明显高于中位、低位的灯带更合理,比如天花灯带用10w/m,那么柜体的、电视墙的通常用到5-6W就差不多了(功能性照明的除外,也不绝对)

  可调色温、亮度的灯带在居中的实用性更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智能灯带,可以根据我们自己的需求调节到最合适的亮度,更贴合场景联动的需求。

  而RGB的通常用于华彩光,大白话就是五颜六色的光,适合电竞、偶尔嗨一下、小情侣弄点氛围啥的,适不适用还得看个人的需求。

  1)米家yeelight泛影灯带,典型的低功率高光效灯带4W-500lm/m,性价比不错。

  2)华为hilink的雷士流光智能灯带,这款灯带性价比很高,5m套装百多元的售价还搭个电源,光效也达到800lm/m,如果你是华为生态的用户,值得入手。

  3)apple homekit生态,小燕科技的孔雀智能灯带,带RGB、带自然色温,一灯就兼顾了照明、华彩光,而且还支持智适应照明,价格也不高,而且苹果是现在公认非常友好的智能生态,如果你是apple用户,值得入手。

  4)wifi协议的,这是智能的最低敲门砖,只要有路由器,无需其他任何设备即可实现联网,当然缺点也是明显的,断网也就歇菜了,推荐使用飞利浦智奕灯带,有采光版WIZ、常规双色温可选,轻松联动其他设备,双色温价格也十分亲民。

  虽然说80的显色指数够用,但不乏有对光源有高追求、对光健康有高追求的用户,推荐大家一款全光谱灯带,魅族lipro的全光谱灯带。

  不过价格嘛,和光源素质一般高,没性价比,追求高逼格的自己去找,不过,lipro的其他产品性价比很高,熟悉我的读者经常看到我推荐筒灯射灯,而很少去推荐lipro的灯带,性价比确实不太高,听说最近要出新款的平价全光谱灯带了,期待下吧。

  T5也是应用非常广泛的灯槽产品,灯带和T5的功能大多是是重合的,但灯带的适应性更广。

  T5的功率、亮度固定,而且亮度很高,常规的T5,一米通常在11-13W上下,光通量在1000lm/m左右,换句话说,当你不需要太亮的时候,只能选择关灯,没有别的方法。

  而低压灯带有很多功率可以选择,基本从4W......6W....10W....20W/m都能选,如果实在拿不准亮度,还能选成品调光的,也可DIY,满足不同场景的亮度需求。

  T5支架对灯槽的内空要求更大,通常我们建议做到15cm以上的内空,因为T5本身是有3公分多厚度,做挡板基本是必然,不然容易直视发光面,影响体验。

  而商品房的层高又不高,做挡板又得牺牲近5cm的空间,不然就只能又降低灯槽的使用率,你们看到的截止光,其实很多都是因为灯槽过小又加了挡板导致的。

  而灯带通常只有几毫米的厚度,自然可以不用挡板了,居家照明,通常更建议灯带按照下面的方式装,出光会更柔和。

  相比之下,T5还有一个劣势,一个串联通常不能超过90W,也就是5-6条1.2m的灯,如果再加灯就要用多组并联的方式。

  常规的低压灯带通常10米以后会产生压降,有些5米就会有压降,说人话就是距离电源越远亮度越低,也需要用并联或者双端供电的方式来解决,高压灯带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一个串联30米都不在线:两者在同样功率、色温的条件下显现效果有何区别?

  区别不大,只是T5自带有扩散灯罩,出光角度更大,光源扩散更均匀,而低压灯带的出光角通常不会>120°,但这种区别在灯槽里不明显。

  如果有用灯买灯的需求,欢迎来我家白嫖,可以搞定你大部分的用灯问题,大致包括灯具布置的思虑、误区、各空间的具体实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