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体育app从事照明设计十六载胡国剑——灯光的魔术师

  新闻资讯     |      2023-04-20 03:42

  半岛体育app从事照明设计行业十六年,胡国剑全情投入于灯光艺术的创作中,热爱着、坚持着、享受着。他勾勒着夜的轮廓,用灯光改变我们对世界的认知。

  胡国剑先生自2012年担任RDI瑞国际照明设计大中华区运营总监至今,具有16年照明规划、设计、研究以及项目管理的经验,以深厚的专业技术背景,全面的设计能力带领团队完成各类照明设计任务。2018年9月27日,胡国剑先生获胡润百富光谷“80后最受青睐的华人设计师”荣誉。

  在与胡润百富对话时,胡国剑介绍上海自然博物馆项目是他最满意的一件设计作品。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总建筑面积45086平方米,其中地上三层高18米,地下两层深15米。上海自然博物馆以“自然·人·和谐”为主题,通过“演化的乐章”、“生命的画卷”、“文明的史诗”三大主线,呈现了起源之谜、生命长河、演化之道、大地探珍、缤纷生命、生态万象、生存智慧、人地之缘、上海故事、未来之路等10个常设展区及临展厅、4D影院、探索中心等配套功能区域。由于展厅及展品的多元化,也使得此项目的室内照明成为了教科书级别的博物馆照明案例。

  苏悦广场项目位于苏州的重要道路、商业中心,集合了办公、零售和可以鸟瞰金鸡湖全景的高端住宅。作为一个商业综合体,灯光强调了一系列交错的体量,在视觉上将两个地块联系起来。这个建筑面积约为123万平方英尺的城市综合体,包括了63.5万平方英尺的甲级国际写字楼,35.8万平方英尺的零售面积及23.7万平方英尺的高端住宅。灵感来源于苏州本土有名的建筑形式的黑白灰色板,也是灯光的塑造语言。

  “白云亭文化艺术中心”为一改建项目,其建筑前身为“白云亭副食品仓库”。项目坐落于南京市鼓楼区惠民路以东,二板桥以西。建筑面积25000平米(地上五层,无地下室),于2014年10月正式建成并启动运营,现已成为当地一座重要的地标性文化类公共建筑。文化艺术纵向的外形设计理念,来源于全新的设计文化以及当代的先锋包裹艺术。设计师从“白云亭”名称中得到灵感,通过对建筑遮阳体系的重塑,打造出如“漂浮的白云”一般具有艺术气质的新立面。新生的立面犹如一张折叠的画卷被打开,又如一台正在演奏的手风琴,夜晚华灯初上之时又宛如一盏传统的纸灯笼,赋予了建筑新的活力。

  上海恒丰路桥激光装置项目为全球首创的灯光艺术装置,一个实现在城区车行桥梁上实现激光灯、投影灯和车行基础照明三种灯光形式的融合的典型灯光项目案例。项目建成后,已连续获得多份国际重量级奖项,其中包括LIT国际照明设计光艺术年度奖以及意大利a’design铜奖等。

  来往的市民经常驻足观看并留影,来往的车辆可通过交织的光网获得强烈且独一无二的场所标识感,将恒丰路桥从一个夜间毫无特色、仅为快速交通通行的城市节点,变为了一个独树一帜的城市夜景亮点。通过恒丰路桥夜景项目的建成,大大提升了恒丰路桥的夜景品质,提高市民夜间活动的舒适性,增加城市空间的可达性和舒适感,增强城市重要空间节点的标识性。

  胡国剑:其实我自己除了光之外,很关注建筑空间,还有在这个空间里面使用人的感受,是从人的本质需求,再转到对光的理解,和对光的需求。我自己长期研究视知觉和光环境之间的关系,因为光90%影响到的都是视知觉,视知觉90%来源于光的信息。但是随着现在的研究发现,光除了对人的视觉之外,对生理和健康也有很大的影响,这是近几年对于我们照明设计提出越来越大的挑战。所以从我个人很核心的设计出发点来说,我觉得所有的光都是关注于人的需求和人的行为,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做出一个适合大家使用的照明。

  胡国剑:对我个人职业生涯挑战最大的就是上海自然博物馆这个项目,这个项目本身可以说是现在国内最新的、也是比较全的一个博物馆,其实给广大老百姓宣传,它里面有全球最新收集的各种各样的植物标本。在这个项目里我们碰到的问题是最多元的,为什么我个人会提出是这个项目?因为它综合了自然采光。我们一般照明设计师比如说在做室内光环境,可能更关注的是人工光源,但在这个项目里面有大量的自然采光,人工照明首先要跟自然采光进行平衡,那我们在设计初期的时候,最早其实是从自然光的控制、分析,包括它的利用使用开始进行设计,然后逐步过渡到所有人工照明的设计。另外,在这个项目里特别多元的是除了展览展示之外,它有很多比如说对于儿童的教育科普,还有很多教室,还有很多活体养殖的区域,活体养殖拿的是真的活体的生物,每个生物都对光有不同的需求,它需要在里面能够长期的生存、生长得很好,从植物到动物。在这里面其实涉及到非常多的跨专业的协调,我们要跟很多生物学家、建筑师、专业的展陈公司等各行各业(沟通),算一个比较综合的项目。而且从整个照明的…因为我觉得照明设计可能最终大家看到的是一个结果舒不舒服,然后能不能给你带来一个…因为像博物馆,你可能是去了解知识的,你的视觉会发挥到最大的作用,所以在博物馆的照明里面,光的分布会最终影响大家的感受。所以在这个项目里我们遇到的挑战最多,但是最后落地、实现我们最初的理想也是非常接近最早的概念设计,也意味着我们最初期做的工作其实都获得了成功,所以才能到达到我们想要的一个结果。所以这个项目,是我个人比较喜欢的一个案子。

  胡国剑:其实这个我觉得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命题,因为对于我们照明设计师来说,像这样一个方向性(的问题),我觉得我们的行业可能经常在讨论。对于我们室内的空间,我个人的理解其实第一个是受到照明技术的影响;第二个是受到老百姓生活质量的提高,对光的需求的更新;第三个是除了我们的照明行业,对于周边比如建筑、装饰它们本身设计理念的变化,包括可能也是受制于他们技术的更新,也有变化。我举一些简单的例子,可能以前大家买房子,很多都喜欢买很欧陆风的,但现代人,尤其我们这一代,可能越来越喜欢更简约、更实用,能给生活带来不一样体验的住房感受。在这个过程中其实光也是带来很多全新的变化,我认为照明会有几块趋势,第一个是我们在一个空间里面其实光最重要的一个使用就是“功能”,首先你要看得清,你才能使用。从功能性来说,随着灯具从传统的光源转成LED之后,包括将来也有可能会使用OLED或者是更新的技术,你会发现这些照明的产品有几个很大的趋势,第一个它从原先比较大的一个产品可以化解为,“化整为零”的做法,也就是说室内空间里任何一样家具、装饰品可能都会变成光的载体,这是现代技术给予我们的一个可能性。所以说在如何结合建筑空间,这个我觉得是将来的一个趋势。对于设计师来说,在任何一样东西都能发光之后,要有选择的进行设计,要整合的更好,这个我觉得是从灯光的功能性来说会有一个很大的变化。第二个是从灯具本身,我觉得是从灯光的氛围,因为一个空间让你感觉亮还是暗,舒适还是激烈,其实这些都是氛围给我们营造的一个结果。那这些都是跟建筑风格,或者是室内对于整个空间的定义有关系,随着我们设计理念的变化,其实这些从灯光最初的定位变化都很大。我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有些革命性的产品甚至会改变我们对于空间的认识,现在最新的一些产品可以完全模拟自然光,这种自然光的模拟不仅仅是在光的颜色上的变化,它可以在室内创造出室外的比如说带有天窗的,在墙面上落有很强烈阳光的感觉,这些气氛的改造其实都是随着技术变化而完全变化的。最后一个很重要的是,在一个室内的空间里除了传统的氛围和功能之外,会需要强烈的视觉上的一个吸引点,有可能是带有表现力的一些…像我们空间里经常会放一些电视机或壁炉,它成为家庭里很重要的一个视觉点。将来有可能光会成为这样一个很重要的聚集点。现在有很多技术,比如在墙面上可能看上去是一块布,但实际上它会转化成一个屏幕,或者是转化成壁炉一样的视觉效果,从而激发出这个空间新的一个使用点。将来光的可能性很多,如果用了这种技术,对于照明设计师来说,要结合多媒体,要结合背后的系统设计,这个不仅仅是光源本身,需要整合更多跨界的内容。所以从我们的整个项目上来说,我觉得将来技术、设计的理念对于灯光设计师的挑战会越来越大,我们也会把更多跨界的理念、技术引入到我们的设计中。